|
舞钢一炼钢探索低成本生产模式 发布时间:2009/11/16 14:38:35 源自:河北钢铁集团 |
|
“1+1+1”大于“1+2+2”,这是怎么回事? 这是舞钢一炼钢探索出来的低成本生产的新路子。一台电炉加上一台精炼炉和一台抽真空炉,这就是所谓的“1+1+1”生产模式。之前,一炼钢采取"一台电炉加上两台精炼炉和两台抽真空炉"的“1+2+2”生产模式。 实行新的生产模式后,一炼钢的冶炼电耗由吨钢300千瓦时降至270千瓦时,精炼电耗由吨钢85千瓦时降至70千瓦时左右,紧随其后的是能源介质消耗也大幅度降低,并且减少了设备的空耗。 自10月中旬以来,一炼钢就围绕降低吨钢成本,进行大胆探索,提出炼钢后部精炼炉群关闭一台精炼炉和一台抽真空炉,形成全部单机设备协同作业。这给生产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,不仅要求生产组织具有合理性和精确程度高,还要求工序之间运行顺畅和衔接良好,同时,合同安排还必须匹配。要想克服这些困难,一炼钢就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。 11月5日,一炼钢正式实行“1+1+1”生产模式以确保吨钢再降150元的经济责任目标实现。“以前两个人干同样一个活,现在却是一个人干,”职工们一时想不通。思想必须解放,观念必须转变,压力层层传递,指标层层分解。一炼钢从厂到车间到班组,一级一级地召开动员会,讲形势,讲目标。“说破天也接受不了”的思想观念就在电炉轰鸣声响中悄然消失。 背水一战,捍卫生存。这已成舞钢万名职工的共识。 在一炼钢的各个岗位上,职工们都在围绕新的生产模式,精心操作。炉前岗位严格把关,决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,积极做好满足钢水出钢条件下各种能源介质的合理开停,以提高钢水的达标率。精炼岗位为了降成本,开展了“降本提质攻关”活动,以精心操作保钢水质量,为连铸工序做好准备。浇铸岗位严格按照生产计划,以精心操作保连铸的成功率。厂调度室密切关注生产中出现的变化,根据生产实际,及时调配、协调生产节奏,防止"卡壳"现象的发生。 生产组织优化有序、分配合理,各道工序配合默契、衔接良好,效果自然显著。 11月8日,该厂首次实现了10连浇,创造了4.2m连铸机投产以来历史最好水平。按照原来的生产计划,厂里只安排了9连浇。9连浇也只是在今年9月份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做出的最合理安排。当天,同等规格的生产钢种还剩下一炉。如果单独排产不仅增加成本,而且影响生产计划的安排。仅以浇钢用的中间包耐材消耗费用来说,砌筑一个中间包的费用是8000元。按100吨钢水来算,单独浇铸一炉钢中间包的费用是吨钢80元,而10连浇吨钢费用仅有8元。 也就在当天,炉前也实现了班产12炉钢的好成绩。 |
| ·相关信息 |
|
·7月28日中国进口铁矿海运费 (2025/7/28 0:00:00)
·早报:深圳建筑钢材价格预计小幅趋弱 (2022/11/3 11:38:18)
·8月钢市能否带来惊喜迎接“金九银十”呢! (2014/8/6 9:20:36)
·俄称在多方向发动攻势 乌称打击俄军阵地 (2023/5/14 7:03:12)
·6月1日河钢天津建材上调10-40元/吨 (2020/6/1 10:33:02)
·5月13日承德建龙优钢价格调整信息 (2015/5/13 10:18:10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