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钢市这波“磨底”,政策托着、需求拖着,到底啥时“抬头”? 发布时间:2025/10/8 13:28:16 源自: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|
|
今年的“金九”预冷钢市旺季成色尽失,供需错配加剧,库存累积压制情绪,钢材市场呈现“供需双弱、库存攀升”的特征。加之国庆假期停工影响,下游工地需求基本停滞,而钢厂多维持正常生产,导致社会库存加速累积。北方资源南下预期增强,南方市场压力将逐步显现。价格方面,商家报价虚高,实际议价空间扩大。期货市场呈现“节前减仓、情绪偏空”的态势,反映市场对节后需求的悲观预期。那么节后市场将会如何运行? 一、国内政策托底为银十核心力 政策成为市场寄望“银十”翻盘的关键变量。9月22日五部门印发的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-2026 年)》明确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%目标,通过产能精准调控、高端产品培育等举措优化供需格局。宏观层面,截至9月末专项债发行达3.13万亿元,雅鲁藏布江水电站(1.2万亿元)、新藏铁路(4000亿元)等重大工程开工,有望释放千万吨级钢材需求。十月政策窗口期更添想象空间。若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4.7%,财政端或增发“以旧换新”特别国债,货币政策可能同步降准降息,基建投资落地速度有望加快。行业政策与宏观调控形成合力,既从供给端约束产能无序扩张,又从需求端挖掘基建、高端制造等增量空间。 二、国际贸易壁垒升级,成本压力传导 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通过补贴本土钢铁生产、限制进口产品进入新能源供应链,间接削弱中国钢材竞争力。2025年1-8月,中国对美钢铁间接出口(机电产品含钢量)预计减少1917万吨。不过,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强劲,1-8月中国对非盟国家钢材出口同比增长近30%,部分对冲传统市场下滑压力。原料成本波动加剧,部分钢厂复产带动铁水产量回升,叠加阶段性补库铁矿石维持高位。但随着铁水产量逼近年内高点,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,且旺季需求进入尾声,原料价格存压力。 三、库存是银十反弹最大阻力 高库存仍是“银十”行情的主要桎梏。尽管9月下旬库存由升转降,但钢企库存同比仍在增加,社会库存较年初增幅达26.23%,远超正常季节性水平。供应端压力犹存,10月热卷周均产量预计升至326万吨,较年内均值高出6万吨,推算累库或达27万吨,而过去三年同期平均去库14万吨。另外需求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库存压力。房地产用钢持续萎缩,新开工面积低迷难以改观;基建需求虽有政策支撑,但地方债务压力制约项目推进效率。国庆后北方资源南下叠加南方本地库存,市场去化节奏恐不及预期,商家让利出货现象或再度上演。 四、期货基差走弱,情绪偏空 国庆前价格持续下行,持仓量从9月初的200万手降至9月末的96万手,多头减仓速度快于空头,显示资金避险情绪浓厚。技术面看,螺纹钢价格跌破3100元/吨关键支撑位,短期或下探3000元/吨整数关口。成本与利润博弈钢厂利润空间持续压缩,螺纹钢吨钢毛利不50元,部分电炉厂处于亏损状态。期货盘面“螺矿比”(螺纹钢/铁矿石)从8月初的4.1降至9月末的3.9,反映成材利润向原料转移。若后期铁矿石回落,钢厂挺价意愿可能增强,但需求疲软或限制反弹空间。 综合来看,国庆期间钢材市场呈现“供需双弱、库存攀升” 的特征,节后在政策托底与基本面压力博弈下,库存累积压力显现,价格或延续弱势,期货市场在需求未实质改善前难现趋势性反弹。短期需关注库存拐点与政策信号,中长期行业将在产能出清、绿色转型中寻找新平衡。投资者应警惕高库存、低利润背景下的市场波动,同时关注电炉钢产能释放、废钢价格及出口政策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,建议坚持低库滚动思路。 |
| ·相关信息 |
|
·7月28日中国进口铁矿海运费 (2025/7/28 0:00:00)
·早报:深圳建筑钢材价格预计小幅趋弱 (2022/11/3 11:38:18)
·8月钢市能否带来惊喜迎接“金九银十”呢! (2014/8/6 9:20:36)
·俄称在多方向发动攻势 乌称打击俄军阵地 (2023/5/14 7:03:12)
·6月1日河钢天津建材上调10-40元/吨 (2020/6/1 10:33:02)
·5月13日承德建龙优钢价格调整信息 (2015/5/13 10:18:10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