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70 万公里剧变!5 万亿地下管网改造机遇 发布时间:2025/10/28 10:14:00 源自: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|
|
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郑栅洁在会上明确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,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。这一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将提升城市对极端天气的的抵御能力,同时还通过大规模投资有效拉动了内需和就业。 一、地下管网概述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“脉络”,承担着给水、排水、供热燃气、供电、通信等多种功能,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企业生产的基础设施。从材质构成来看,管网主要分为金属管、塑料管和混凝土管三大类,其中钢管凭借高强度、耐高压、耐腐蚀的特性,在关键领域占据核心地位。 钢管在管网系统中应用场景高度聚焦,燃气输送、集中供热、高压供水等领域因对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,成为钢管的主要需求场景,常用类型包括无缝钢管、焊接钢管、镀锌钢管等。 二、我国地下管网现状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下管网系统。根据住建部2024年数据,全国供水管道长度达119.95万公里,排水管道99.36万公里,燃气管道103.76万公里,供热管道54.62万公里。然而,这一庞大系统正面临严峻的“老龄化”挑战。在供水管道中,建于2000年前的占比达20%左右,其中大量使用灰口铸铁、石棉水泥等落后材质,性能退化严重,更新需求迫切。 老旧管网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。供热系统事故中管网环节占比高达50%–60%,而在管网爆裂事故中,服役超过20年的管道占比达81%(数据来源:中国城镇供热协会《2024年中国城镇供热行业发展报告》)。同时,全国供水管网漏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,燃气管道泄漏事件也常有发生,系统性更新改造已刻不容缓。 三、“十五五” 70 万公里改造对钢管的影响 “十五五” 期间 70 万公里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工程,将成为拉动钢管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。此次改造整体投资达 5 万亿元,总里程虽与 2000-2015 年总量持平,但单位公里成本升至 714 万元,较历史时期大幅提升,核心驱动力源于技术升级与材料迭代。投资结构呈现"给排水主导、燃气热力并重、综合管廊突破"的特征。排水管网投资占比超45%,燃气管道改造市场占比约29.4%,综合管廊建设受新基建政策倾斜投资规模预计新增3000亿元 。 此次改造将从需求规模、产品结构等方面重塑钢管行业,形成连续五年以上的刚性拉动,带动行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从需求测算来看,每公里输送管道耗钢 200 吨的假设推算,对应需求总量约1.4 亿吨,年均需求约2800万吨。但实际耗钢量根据管网类型、管径、埋深、地质综合确定,不同场景下差异较大。2025年预计焊管表观需求为万吨5702万吨,同比增加3.2%;无缝管表观需求为2485万吨,同比增加4.0%,合计8187万吨。 与历史时期相比,“十五五” 规划呈现显著的核心转变:政策层面从过往的 “补短板” 转向 “系统性升级”,更加强调管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效率;发展逻辑也从 “增量扩张” 转向 “提质增效”。具体来看,一是投资强度跃升,单位公里成本的大幅提升,不仅是基础成本自然增长,更体现了管网建设标准(防腐、耐压等)升级及配套设施的额外投入;二是重心转向存量,改造类项目占比预计超 60%,核心聚焦老旧管网更新,面对老城区布局复杂、施工空间受限等问题,建设难度与技术要求远超传统新建项目;三是智慧化全面融合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AI 技术不再是附加选项,而是深度嵌入管网建设与运维全流程,例如智能泄漏监测、远程调度系统的应用,推动 “传统管网” 向 “智慧管网” 转型。 四、总结 “十五五” 期间 70 万公里的地下管网改造,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,也是钢管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。从投资强度提升、聚焦老旧管网改造,到融入智能监测技术,这些变化都在推动钢管的质量和技术不断升级。
|
| ·相关信息 |
|
·7月28日中国进口铁矿海运费 (2025/7/28 0:00:00)
·早报:深圳建筑钢材价格预计小幅趋弱 (2022/11/3 11:38:18)
·8月钢市能否带来惊喜迎接“金九银十”呢! (2014/8/6 9:20:36)
·俄称在多方向发动攻势 乌称打击俄军阵地 (2023/5/14 7:03:12)
·6月1日河钢天津建材上调10-40元/吨 (2020/6/1 10:33:02)
·5月13日承德建龙优钢价格调整信息 (2015/5/13 10:18:10)
|